读《水浒》只应读上山,不应读下山
(相关资料图)
在中国古代名著中,读《水浒》只应读上山,不应读下山。
上山之前,所有的文字和笔墨接有意义,前后呼应,总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。毕竟如此多的人物,性格又是迥然不同,如果某些字词把握不好,就会将部分人物重合在一起。如鲁达前期嗜酒如命,但再见时却没了之前的状态,有的仅仅只是在反驳招安时的一些饮酒话语罢了,甚至还出现了在救史进时在桥上的左右踌躇之状。观看此时甚是大惊,难不成烂尾了?但看到后来,才发现原来这是花和尚的成长,也符合了后来花和尚的人设。亦符合师傅对于他的评价:众人皆不如他!
此看前后,皆有意义,直至石碣出,往后就开始失了韵味。
亦或许施耐庵也想这该如何收尾,毕竟要符合历史,更不能违背当时朝廷,要不然又是反书一部。以至于看下山时,老有种草草了事的感觉,甚至有很多好汉的离世感觉并不恰当,故而下山之后的事,有种不符合逻辑的感觉。
如擒得高俅之后,却无林冲的只言片语,更有吴用前后的对比,前期智慧,后期却碌碌无为,虽然频繁献计,但却没有了之前的智慧。
或许有人说这是天书的功劳,但通过梁山攻打高唐州可以知道,宋江并没有将天书给吴用看,虽然娘娘说了可以与天机星共看,而且文中也多次说了宋江与吴用公看。但在高唐州时,吴用却问“再施法时如何?”宋江来了句自有妙计,可见吴用并不知情。甚至宋江暗记咒语,可见宋江自己也没有怎么看过。吴用之智慧是自有的,但前后差别甚大,常常感觉智商下线,虽然常有解释,宋江不听他计,但却完全不符合前后。
或许你会说这是作者的短板,忘记了等等,但首先排除身为名著的效应,单是一个授天书就写了一回,铺垫了好几回,你认为会忘记吗?
有人也会说,攻打方腊的时候,他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,这个我是不相信的,因为怎么看,他们也仅仅只是占据了地利,天时没有,人和就更可笑了,毕竟很多都是当地人的策略。而水泊梁山时,他们攻打了那么多的地方,有几个有天时和地利的,有的仅仅只是人和罢了。哪怕方腊的人善于埋伏,但梁山的人是更善于的,既然都知道了,为什么还会如此鲁莽的行事呢?总是感觉前后有点不搭的样子。
故而,这个时候仅仅只是为了结尾罢了,又要符合历史,又要可以述说,这就导致了很多情节的矛盾,而这也就导致了大家的不适感,至少看到后面会感觉不适,并不是好汉离去的不适。但即便如此,哪怕仅仅只是前面七十回的人物出场,就足以跻身“四大名着”之列了。
标签:
相关文章
药易购:预计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200万元~5000万元,同比增长476.13%~585.87%
每经AI快讯,药易购(SZ300937,收盘价:32 18元)7月11日晚间发布业绩
Omdia:OLED显示器面板出货量2024年将达174万片 两年时间实现10倍以上激增
【Omdia:OLED显示器面板出货量2024年将达174万片两年时间实现10倍以上
浙商证券:首予交个朋友控股(01450)“买入”评级 直播电商头部机构 跨平台打开发展空间
智通财经获悉,浙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,首予交个朋友控股(01450)“买
金融业上半年合计被罚17.34亿,同比增22.54%;建行被罚超2亿居首;销售违规罚单金额同比增20倍丨金融合规半年报
今年上半年强监管持续,外管局也加入大力处罚的行列。银行业继续重罚信